銀翹散出自於溫病條辨
主要成分:金銀花,連翹,桔梗,薄荷,淡竹葉,荊芥,淡豆豉,蘆根
一般都是拿來治療感冒初起,喉嚨痛的疏風清熱藥,沒想到拿來治皮膚也有一定的療效!
簡單分析一下裡面的組成
金銀花,連翹,本身就是很廣效的抗菌藥,特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更好!而很多表皮的感染都跟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關!
另外也有解表藥,荊芥,淡豆豉,薄荷,牛蒡子,本方的解表藥力道稍弱,所以用於感冒初期為主,如果身體痠痛的症狀明顯,那可能桂枝,麻黃類的藥物要多加才能比較有效緩解痠痛症狀!
再來稍微講一下這個方的利水藥蘆根,雖然有利水的效果,但卻能養陰生津(大部分利水藥都會讓人口渴),選擇它來做熱病傷陰利濕藥真的是再恰當不過了!
這個方為什麼會對皮膚病的治療有效?
其實這些皮膚方劑看久了,大概都可以看出他們的結構方式,解表藥+清熱藥+少量利濕藥,解表藥讓皮膚表面的溫度降低,清熱藥一方面減少體內發炎物質,一方面也可以抗菌 !少量利濕藥,可以讓身體的熱有個地方可以排出,當然有些熱盛又大便不通的患者,還會加上通便藥,加快解熱效果!
而這個方君藥是金銀花,連翹,原方用到一兩,而且如果病人感染症狀嚴重時,會要求病人2小時就喝一遍,可見得這個方就是專門治療感染症的,而且古人很聰明的知道濃度越高,效果越好,但是一口氣灌這麼多湯藥,又怕冷藥傷胃,病人反而會吐,怎麼辦?
所以就少量多餐請病人兩小時喝一遍,濃度這麼高,頻率也可以調到這麼高,自然對於咽喉感染症的殺菌效果就很好!
講到這個就想起阿統醫師剛出道的時候,那時候治療咽喉痛,每次用銀翹散,每次都沒效,那時我既很疑惑?怎麼書上寫的是一回事,實際上用起來根本不行,到底是哪裡出錯了?後來經過一位學長的指點才知道,原來是濃度的問題!
人家古人銀翹散,金銀花,連翹一出手就是一兩,甚至還有忍冬酒,金銀花一用就5兩,而且嚴重時還兩小時喝一次,該殺的致病菌想來都殺光了,而你現代用的科學中藥,就算你一天開到12克的科學中藥,扣除科中裡面的賦形劑,真正能殺菌的金銀花跟連翹,可能連3克都不到,這樣子的濃度藥殺口腔常在菌都不夠了,更何況是致病菌!
另外煎煮法也是一個學問,溫病條辨中記載,香氣大出即取服,勿過煮,主要也是因為這個方裡面的藥物有很多揮發油的成分在,香氣大出表示有效成分已經被煮出來了,就可喝了,但是現在科學中藥的製程是不是也是如此?會不會煎煮過久把藥物裡面有效的揮發油成分都煎煮掉了,這就不得而知了!
那這個方跟皮膚病又有甚麼關聯呢?除了辛涼解表外,這個方對皮膚病,阿統醫師最主要還是看中它的金銀花,連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超強的的殺菌作用,特別是近代的醫學發現,其實不論是乾癬還是異位性皮膚炎,很多都跟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有關,所以使用這個方對感染性的皮膚病,自然就更對證了!
當然,我們用藥上有時也不必這麼拘泥,如果本來開方就有解表藥,那我們可以直接把金銀花連翹開上去就好,如果病人傷口特多,膿包特多,感染超明顯,那我們也可以學古人的方式,重用這兩味藥,增加服藥頻率,來提高我們的療效!
延伸閱讀